查看原文
其他

名医陆南山:除外障逐邪首务,散炎兼和气血

各位好友是否知道微信公众号规则又进行了调整,吾等 也不得不跟大家求个三连,希望大家多多点击“在看,喜欢的话也点个“分享”“赞👍”

这样我们的推送才能继续出现在你的订阅列表里

不然的话你我就要相忘于江湖了🐟

详情:医疗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---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2期报名中


陆南山(1904~1988年),浙江鄞县人。四代业医,从父陆光亮学医,22岁悬壶于上海,专擅眼科。1956年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会员代表。曾任上海仁济医院眼科主任,上海第二医学院眼科教授,医疗系二部中医学教研室主任,中华医学会中医学会理事等职。

陆氏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眼科理论五轮学说,结合多年临诊经验,提出“肝肾立论”、“脾胃论治”、“健脾利湿”新学说,独具见解。率先将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,进行生化检验,使用眼科仪器检查眼底病变,充实中医诊断手段,使中医眼科理论和现代医学相结合。对角膜炎、葡萄膜炎、慢性单纯性青光眼、眼底出血症、视网膜炎、眼肌麻痹等诊治都深入钻研,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《内经》云:“瞳子黑眼法于阴,白眼赤脉法于阳”。陆氏认为,眼外障之早期,多见目赤,故多属因火所致。其实不单眼之外障,其他如急性、慢性结膜炎、麦粒肿及巩膜炎等外眼疾病,都属目赤范畴。由于这类疾病为火邪所袭,治疗固然不离寒凉清热,但清法有多种办法,须参照《伤寒论》及温病学说仔细分析病情的进退兼夹,订立周密的治疗方案,方能真正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。陆氏认为,一般火邪侵袭眼睛多兼挟风邪,这可能是由于眼睛属于上窍,内性扰上的缘故,至病之后期,由于邪热消烁阴液,还可出现阴分不足之象,也有损气害血者,可有气虚及血络热滞等情况。

这类疾病的治疗,早期除了清热外,尚须祛风,并注意护阴,宜采取散火疏风佐以养阴生津之法;后期者则应注意调和气血,根据具体情况的差异,常用的治疗方法有:养阴清热、凉血和络、升阳益气清热等。临床应用时,可数法合参。

根据五轮学说,眼睑属脾,白睛属肺,黑睛属肝,两眦属心,各轮病症归属脏腑的差别,处方用药则应兼顾药物归经属性:

胞睑病可配:枳壳、升麻、蔓荆子、荆芥、防风、葛根、羌活等药。

白睛病可配:桑枝、桑白皮、薄荷、菊花、桔梗、炒牛蒡子、杏仁、旋覆花等药。

两眦属心则配:黄芩、黄连、黑山栀、竹叶心、莲子心等药。

黑睛病可配:谷精草、木贼草、白蒺藜、密蒙花、青葙子、蝉衣、钩藤等药。

当然,实际应用时不应拘泥于这样的划分,例如,结膜炎病常常可以同时引起胞睑红肿、睑球结膜充血甚至角膜炎症,此时肉轮、气轮、血轮、风轮、四轮同病,具体处方时则按照何轮病重,则侧重该轮治疗,并兼顾其他轮,须灵活掌握。

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外伤角膜炎


[组成] 

黄连3克,黄芩3克,酒制大黄6克,黑山栀9克。水煎服。

另三七粉(吞服)1.5克。

[功效] 祛瘀止血。

[临床应用] 

主治因外伤引起黑睛为瘀血所贯,视力模糊,畏光流泪疼痛,即西医谓“外伤性角膜炎”。

病情凶险,“急则治其标”,宜从速止血。

本方系黄连泻心汤加黑山栀、三七组成。

方用黄连、黄芩清心经之火,大黄祛瘀止血,黑山栀凉血清热,另吞金疮要药三七粉。

临床上宜根据出血时间和体质、年龄不同,处方用药宜因人而异。

 

相关阅读:





更多陆氏名医的趣闻轶事

尽在公众号后续报道。。。。。。


END


注: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、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,不能作为处方,请勿盲目试用,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!


| 版 | 权 | 声 | 明 | 


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文章内容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,仅供读者参考。

依据《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》第12条,《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》第14条/23条,即“避风港原则”,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,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。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。


公众号合作,交流,咨询

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

 18016247306

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:

lushiyl(陆医生)

记得复制暗号:

药膳养生调理群

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